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开封职业学院马院教师积极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盛况,马院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专题学习会,广大教师热议全会精神。

马院院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启的关键节点召开,意义重大、深远而且非凡。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践深刻昭示,“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与实践指引。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扎实落实全会部署,把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科研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科学把握理论、精准阐释理论的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学与职业教育特色深度融合,把“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全会系列重要部署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具象化的教育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技能成才与产业发展、国家富强的内在逻辑关联,使同学们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感悟理论魅力、坚定理想信念,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筑牢思想道德根基,为地方产业升级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刘科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擘画了崭新的宏伟蓝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在实践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与思政课教学创新同步推进,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激励他们把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 何卫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将其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系统阐释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切实做到以科学理论引导学生、以真理力量感召学生,确保教学取得实效。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 田文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我将第一时间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深入阐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他们的“四个自信”,激励他们自觉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 方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教育领域的相关部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一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强调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二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建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其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是强化教育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全会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把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既要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整体安排,又要立足岗位,不负使命,在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中贡献自己的应尽之力。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刘丽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为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深刻凸显了高等教育的战略价值。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洪流,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与担当;在科研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以基础研究夯实创新根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学术动能。

《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 杜尚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的新蓝图,也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全会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国家的宏大目标,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在教学中,我将把学习全会精神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国家战略层面理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同时,利用身边案例讲好新时代故事,让思政课更有温度、更有力量。面向“十五五”时期学校的发展,我将立足岗位,踏实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社会实践项目,用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名基层教师的力量。

宣传员 杨灿:作为开封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刻认识到全会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引意义,也明晰了“十五五”时期“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的目标,更坚定了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依托思政课落实育人根本任务的使命;在具体工作中,我会将全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结合开封“制造立市、文旅强市”实践设计案例,同时联动校内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载体,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故事诠释“高质量发展”内涵,让理论入脑入心;面向“十五五”时期学校“人文化、数字化”建设目标,我将深耕思政课堂,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发“数字思政”等教学资源,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担当,培育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校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