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9月16日下午,我院在毕昇楼216会议室开展《中共党史》课程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活动。我院全体教师参会,校督导组暴元教授应邀莅临指导,我院院长主持会议。
《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方雯老师围绕《中共党史》教研室前期凝练的参考核心教学问题展开系统阐述,并以“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题进行示范教学展示。《中共党史》教研室甄双钰、李梦菊、杨灿、张舒婷、刘丽晓等五位老师依次上台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参会的全体教师围绕几位展示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设计、互动环节等方面逐一积极发言、深入研讨交流。
暴元教授指出,《中共党史》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个人成长实际,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自身成长需求出发,找到党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点,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递红色精神,切实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我院院长强调,包括《中共党史》课程在内的所有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一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创新思维。要坚持做好学情分析、聚焦学生困惑、开展针对性教学;要突破传统惯性思维束缚、淡化教材理论体系与教材逻辑、着力选择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课堂教学,避免搞成教学内容的“高大全”与面面俱到。二要精选故事案例影视片段,通过故事案例影视片段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力。三要优化故事案例影视片段教学呈现的方式与方法。要进一步落实“四步走”的教学呈现流程:其一,教师精准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其二,呈现富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故事案例影视片段;其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意识;其四,教师总结点评升华,而且教师的总结点评升华一定要落脚到对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启迪启发上来,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案例影视片段中蕴含的道理哲理学理。
我院院长还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导论”教学为例,进行了示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