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我院召开第九周工作例会,学习传达学校第二次中层干部会议精神,集体研讨加强案例教学特别是两宋文化和开封革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策略。会议由我院院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我院院长全文传达学校第二次中层领导干部会议纪要后特别强调,我院全体干部和教师要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高度重视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工作,确保传播正确的思想和观点,确保马院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体教职工生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堡垒。
全体教师围绕 “以文化人以史铸魂 —— 两宋文化、开封革命故事高质量融入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展好案例教学意义重大:一是从知识理解层面看,抽象的思政课理论常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通过鲜活的案例,能够将理论具象化;二是在思维培养方面,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锻炼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三是就学习兴趣而言,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比单纯理论讲解更具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我院院长指出,教学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效,精彩的思政课教学案例应兼具思想深度、实践温度与创新力度,兼具价值引领的“方向性”、贴近学生的“适切性”、问题导向的“思维性”、形态多元的“创新性”,进而实现从“案例教学”到“案例育人”的升华、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的跃升,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我院院长强调,以文化人、以史铸魂,把两宋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开封革命故事的红色基因有机融合,是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两宋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开封革命历史上的抗争精神、奉献品格、改革担当形成跨时空的精神共振。身处开封职业学院马院,我们全体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开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诸如宋代士大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责任担当精神,范仲淹在开封任职时整顿吏治、赈灾救民的事迹,宋代忠臣李纲、杨家将等的抗金故事,两宋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的创新成就,宋代科举“糊名法”“誊录制”体现的公平精神等等,将两宋文化和开封革命故事有机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通过两宋文化、开封革命故事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思政课得以在历史纵深中建构意义、在地域特色中增强亲和力,让学生在“知宋韵、感党恩、担使命”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的价值升华。
本次会议还就全体教师定期分享精彩教学案例、通过共享共建进一步优化备课内容与课程建设质量事宜提出相关规定要求。
(撰稿:杨灿 审核:高云龙)